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后宫三千人攻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后宫三千人攻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古代的后宫佳丽三千是什么意思?
意思是:皇帝的后宫有很多美女。这里的“三千”是概数,意指很多。佳丽三千:据《旧唐书·宦官传》等记载,***、天宝年间,长安大内、大明、兴庆三宫,皇子十宅院,皇孙百孙院,东都大内、上阳两宫,大率宫女四万人。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:“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”
这两句诗是说唐玄宗后宫佳丽无数,却专宠杨贵妃一人。
1 后宫佳丽三千是指古代帝王、贵族家族中所设的女官、妃嫔、嫔妃、贵妃、皇后等女性宫廷成员人数多达三千人的场景。
2 这个说法并非实际数量,而是用来形容宫廷的繁华、富贵和荣耀。
3 在中国历史上,后宫佳丽三千是帝王政治、王朝兴衰、内宫争斗的重要背景之一,也是文艺作品中的重要题材之一。
后宫佳丽三千指的是代称,形容后宫嫔妃众多,并不是说后宫就有三千人。后宫佳丽三千人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其中一句是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翻译过来是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,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。这首诗形容的就是当时的杨贵妃。
这首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。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,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,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,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,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,诗的主题是“长恨”。
后宫佳丽三千指的是代称,形容后宫嫔妃众多,并不是说后宫就有三千人。
后宫佳丽三千人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其中一句是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。翻译过来是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,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。这首诗形容的就是当时的杨贵妃。
人们在讨论古代帝王的时候,必然少不了他后宫的嫔妃。说起后宫的嫔妃便会有:后宫佳丽三千,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等等话语,其实在历史之中,三千佳丽不过是一个虚有的数字。
所谓的三千佳丽是指皇宫之中所有的宫女并非是皇帝的妻妾,皇帝的妻妾真正有名号的人并不是很多。而且3000本来就是一个虚,有的数字在皇帝的后宫之中,有一些朝代甚至是只有几百名宫女,而有一些多一些达到数万人。而一个皇帝能够拥有多少的嫔妃,是要遵循规矩的,符合宫廷制度才可以。
形容人多,实际上三千是个虚数不是真正的三千人,古代的后宫皇帝的女人有多到几十个甚至上百的,三千人是不可能的,后宫里女人也分等级地位最高的是皇后,是皇帝的正妻,皇后之下有贵妃妃嫔等等,那些人实际上都是皇帝的妾,只是身份不同而已。
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,后宫佳丽如何管理,级别是怎么分的?
古代宫廷后妃制度变化很多,单从称谓上就主要可以分为先秦、隋唐、明清三大段,先秦时一般就有王后、夫人、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长使、少使等,到隋唐,又有皇后、一等妃、二等妃及二十七世妇等,而真正将后宫完善到制度化管理的当属清代。
清代的后宫有皇后(名额1)、皇贵妃(名额1)、贵妃(名额2)、妃(名额4)、嫔(名额6),是为后宫正位贵人、常在、答应等位后宫偏位,人数无定额。在乾隆的时候,还刊行了《钦定宫中现行则例》,把后宫管理完全制度化,做到有法可依,虽然不是有法必依,皇上也会因为偏爱某位后妃而徇私枉法,但有制度在,总还是要好的多。
宫中不仅有成文法典进行行为规范的约束,更从各种物质生活条件中划分出等级尊卑,无论是吃穿用度,都按级别来安排待遇,咱们就以日常饮食份例为例:
皇后每日盘肉16斤,菜肉10斤,鸡鸭每日各1只,牛奶50斤;皇贵妃每日盘肉8斤,菜肉4斤,鸡鸭每月各15只,牛奶30斤;贵妃每日盘肉6斤,菜肉3斤,鸡鸭每月各7只,牛奶8斤;妃每日盘肉6斤,菜肉3斤,鸡鸭每月各5只,牛奶6斤;嫔每日盘肉4斤,菜肉2斤,每月各5只,牛奶4斤;贵人每日盘肉4斤,菜肉2斤,每月鸭5只,牛奶无;常在每日盘肉3斤8两,菜肉2斤,每月鸡5只,牛奶无。
单就鸡鸭一项,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制度有多严,我们平时觉得当到贵妃了,已经很牛了,应该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吧,但其实每个月也只有各7只。最逗的是贵人和常在,贵人每月鸭5只,常在每月鸡5只,如果碰到一个只爱吃鸡不爱吃鸭子的贵人,看来也是央告无门,对不起,您的级别比常在高,不许吃鸡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后宫三千人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后宫三千人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